首頁  >  百科博覽  >  非遺博覽
歷史教科書里的活字印刷 還有人在用!就在這個小村

2023-12-27 來源:河南省印刷博物館

在浙江省瑞安市飛云江畔有一個美麗的山村,叫東源村,青山綠水養(yǎng)育了淳樸的村民,飄香的墨汁為這個古樸的鄉(xiāng)村增添了別樣的味道。秉承著對古老文化的敬畏,在這里,木活字印刷技藝被完整地保存下來,拯救了千年的古文明。

活字印刷術(shù)最早是由北宋慶歷年間畢昇發(fā)明,稱為“泥活字印刷術(shù)”,后來經(jīng)過發(fā)展、完善,民間又出現(xiàn)了木活字、銅活字、鉛活字等印刷術(shù)。其中,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便是木活字印刷術(shù)?!澳净钭帧笔怯美婺尽椖净驐盍镜鹊癯蓡巫?,因取材方便,制造簡單迅速,成為中國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種活字。由木活字印刷出來的成品,字形雋秀,墨跡清晰,保存時間可達一千年。

“木活字”制造看似簡單,但印刷工藝十分考究,單說那最基本的寫字與刻字就會讓時下的年輕人望而生畏。它需要歲月的磨礪,根本無法投機取巧,沒有一定的功力和耐力是不行的。

活字印刷術(shù)的字必須正字“反”寫。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,手持毛筆,將橫細豎粗的老宋體字,一筆一筆,慢慢地添補成型,形成一個方正漂亮的反字。寫完后,就要進行難度最大的雕刻,只有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,才能雕刻出細致的筆鋒,然后用刻刀沿著字的邊緣刻入,著力必須精準、均勻。只需一會兒,一個木活字就在木屑飛舞中刻成。這種技藝如果沒有經(jīng)過多年的練習,根本無法學成,長時間的制作還會造成制作者手指扭曲,腰背酸痛,眼睛干澀。

繁雜的印刷工序,也考驗著制作者內(nèi)心的承受力,它一共有開丁、謄清(整理稿子)、制字模、寫字、刻字、排版、校對、刷印、打圈、劃支、填字、分譜、裝線、封面、裝訂這15道工序。每道工序都必須規(guī)范操作,其中刷印是最主要的工藝,所用紙張的濕度都有嚴格要求,用墨量要剛好,用力要均勻,用墨多了、用力重了,就會模糊成一塊;用墨少了、用力輕了,又會看不清楚。幾十上百頁的譜印好后,打圈、劃支、打洞孔、下紙捻、裁邊、上封面、訂外線,一冊古色古香的木活字印刷品才算圓滿完成。有時,木活字在使用多次后會失去棱角,字形變得模糊,還需要不斷地補充字塊。

這樣的過程漫長、乏味,而且無趣,它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毅力和耐心。在如今浮躁的社會,若要想耐得住這種寂寞,內(nèi)心的堅忍可想而知??捎幸晃焕先藚s一直堅守著,無怨無悔。他就是瑞安最有名氣的譜師、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(shù)第14代傳人、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承人王超輝。

老人的家族使用木活字印刷家譜的歷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。老人說:“老祖宗傳下來的技藝不可丟?!币蛄诉@份愛,他們借助木活字印刷術(shù)將族譜重新翻印,依靠一套祖先流傳下來的口訣,口耳相傳,將這項具有八百多年歷史的技藝保存下來,而它也成為目前中國唯一保留下來,并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術(shù)。

分享到:
責任編輯:朝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