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 >  凱風專區(qū)  >  學術
從醫(yī)學生理學角度剖析“法輪功”的精神控制

作者:魯青蓀 · 2008-09-19 來源:凱風網
   內容提要:從醫(yī)學生理學角度看,長期癡迷并堅持練習“法輪功”,能夠導致練習者內源性內啡肽的持續(xù)過量分泌,過量的內啡肽則是成癮性的“毒品”,而成癮性就是“法輪功”精神控制的實質所在。

   關鍵詞:精神控制 內啡肽 成癮性 教育轉化

  如何破解“法輪功”的精神控制,是教育轉化工作的核心問題。本文從醫(yī)學生理學的角度出發(fā),全面分析精神控制的“臨床表現”,深入探索產生精神控制的“外因”和“內因”,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必要的醫(yī)學檢查,論證了“法輪功”、人體生理變化與精神控制的密切聯系,提出了教育轉化和醫(yī)學“戒毒”相結合的工作思路。

   一、精神控制的類型與表現

  在教育轉化工作中,我們把喪失自我,完全聽命于“法輪功”擺布的現象,稱為精神控制。在這些“法輪功”癡迷者中,除有政治動機者外,其表現類型主要有三種:

  一是受益型,認為法輪功神通廣大,不僅能治好自己的多種疾病,而且還能改變人的品行。消除病痛,促進健康,由過去的“病秧子”變成了現在的“健康人”;消除急躁情緒,促進“行善”,由過去易激動常吵架變成現在的忍讓、寬厚和謙和的“美德”。

  二是依賴型,如果不練“法輪功”,就會出現精神不振,注意力難集中,食欲下降,渾身難受,難以從事正常的工作和家務。反之,一練功則諸癥皆消,精神愉悅,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。

  三是反復型,自己也知道“法輪功”不好,也曾轉化過,但是,在一定時間內不練功,身體就受不了,原有疾病的癥狀不僅重新出現而且還會加重,如精神萎靡,哈欠連天,惶惶不可終日等,認為這是受到了“師父”的懲罰等等,只好重新練功。

  分析上述癥狀可知,“法輪功”癡迷者如同吸煙、吸毒等成癮者一樣,對“法輪功”具有明顯的依賴性和成癮性。

   二、精神控制的外因

  目前,對成癮性的定義有多種解釋,在這里主要表現為:人們長期、反復使用某種物品或從事某種活動,在生理和心理產生了欣快感,一旦停止,就會出現一系列病理狀態(tài),如頭暈頭痛、惡心嘔吐、自汗、失眼、煩躁等?,F代科學已查明,造成飲酒、吸煙、吸毒成癮的物質,其主要成份是酒中的乙醇,煙中的尼古丁和海洛因以及某些化學“藥品”。由于它們是從人體外部通過吸食、注射等途徑進入人體體內的,所以把這些物質稱為外源性成癮性物質。

  以吸煙成癮為例,早在70年代[1],現代神經科學就已證實:在人的大腦中,有個部位叫下丘腦,它既是神經中樞,又是內分泌器官,它能分泌內啡肽、腦啡肽和嗎啡肽等神經介質,以控制人的情緒變化[2]。特別是內啡肽,其物質結構與天然嗎啡十分相似,但其作用卻是天然嗎啡的多倍,其主要作用:

  一是止痛,提高機體的疼痛閾值,降低身體對疼痛的敏感性,止痛范圍廣泛,可同時抑制和消除隱痛鈍痛等多種疼痛,特別是對神經性疼痛效果更明顯。如平時感覺這也痛,那也痛;這也不舒服,那也不舒服;疼痛的部位病因似是而非,頭痛頭暈,腰酸腿痛等等。

  二是鎮(zhèn)靜,在社會轉型引起的激烈競爭中,人的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(tài),誘發(fā)了許多心身性疾病,而內啡肽等神經介質可使大腦處于似醒非醒,似睡非睡的松弛狀態(tài),平穩(wěn)情緒,舒緩精神壓力,緩解和消除病痛以及不良環(huán)境引起的焦慮不安,精神緊張等。

  三是欣快感,愉悅心情,感覺舒暢,精力充沛,干勁十足,增強自豪感。它能激發(fā)壓抑的人性,在自己編織的夢中生活,飄飄欲仙,想什么有什么,要什么有什么,甚至出現幻覺、幻視和幻聽等,在虛無的想象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讓欲望得到最大的滿足,并樂此不疲,故也稱為“年輕荷爾蒙”或“快樂荷爾蒙”,具有一定的成癮性。

  吸煙所帶來的刺激也受內啡肽等物質控制,若長期大量吸煙,煙中的尼古丁就會替代內啡肽等神經介質,從而抑制下丘腦的合成和分泌功能。如果吸煙者突然戒煙,下丘腦已經減退的合成和分泌功能,無法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內啡肽等物質,就會出現諸多不適之癥,如精神不振,口中異味,身體發(fā)胖等。生理上的痛苦迫使其精神上強烈追求煙類及替代品,以滿足迫切的欲望,所以又會復吸,這就是成癮的基本原理。由此看出,煙、酒和毒品等物質是從外部進入人體而形成癮的。

   三、精神控制的內因

  我們常說“法輪功”是一種精神“毒品”,這種“毒品”是什么?原來,成癮性具有兩條途徑,一條是前面所講的外源性途徑。另一條則是內源性途徑,所謂內源性就是在一定條件下,由人體內部合成和分泌某種物質的功能,如激素類。氣功、冥想等長期有目的的鍛煉,就是通過內源性這條途徑,促進體內合成和分泌內啡肽等物質的。

  在科學健身氣功推廣中,醫(yī)學工作者對練習八段錦和六字訣4—6個月的練習者進行測試,被測試者體內內啡肽等神經介質有上升趨勢。這說明氣功[3]、冥想[4]等活動,具有提高和促進人體自身內部合成和分泌內啡肽等神經介質的功能。雖然氣功冥想都具有這種強化功能,但不一定都會上癮。因為每次練功間隔時間較長;分泌雖多,但不持續(xù)而是一過性的,所以不會形成依賴或者成癮。分析吸煙、飲酒和吸毒成癮的情況來看,相對地講,條件越方便,越易重復,間隔越短,越易成癮,故吸煙成癮者最多。

  氣功、冥想要成癮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。一是目的性,開始為了祛病健身練功,隨著止痛鎮(zhèn)靜等效果的顯現,其目的不自覺地變成了以體驗某種快感為目的。二是強制性,首先在意念上強制排除其他干擾,達到“深信不疑”的境界;其次認真練功,細心體會,與意念相互配合,形成條件反射,強化大腦的分泌機能。三是重復性,每天頻繁地在固定的時間內進行功法或意念鍛煉,長期重復,使身體養(yǎng)成有節(jié)奏的生物鐘,增強分泌的頻率和數量?!胺ㄝ喒Α辈粌H強調練功時的意念和功法,更是打著“做好人、行善事”的幌子,把“學法”做“好事”等日常事情都引入練功(修煉)的境界,這就大大提高了大腦合成和分泌內啡肽的機能,使身體經常處于興奮中,久而久之,形成了癮性。癡迷者為了更快更多的獲得這種生理刺激和精神滿足,只有不斷地增加練功次數或多做“善事”,以緩解這種成癮性,這就陷入了越練越上癮,越上癮就越練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一旦停練,身體就會出現“戒斷綜合癥”,如神形疲憊,周身不適等癥狀。由此可知,長期癡迷并堅持練習“法輪功”是造成內源性內啡肽持續(xù)過量分泌的根源,過量的內啡肽則是成癮性的“毒品”,而成癮性就是“法輪功”精神控制的實質所在。

   四、精神控制的危害

  正常分泌內源性內啡肽對人體有著積極的調節(jié)作用,但持續(xù)過量的則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危害。我們通過對某區(qū)“法輪功”癡迷者進行長期觀察和必要的醫(yī)學檢查,主要危害有:

  一是神秘性。如調查問卷中,絕大多數“法輪功”練功者不知道內源性內啡肽的存在和作用。認為勤奮練功,沒打針吃藥,也沒有任何藥物進入體內,不會有副作用,忽視了練功可以促進內啡肽在自身體內合成和分泌的機能,意識不到潛在的危害。對練功產生的止痛、鎮(zhèn)靜和欣快感等效果感到不可思議,進而迷信功法,崇拜師傅,信則靈,靈則練,越陷越深。如曹某某深信“法輪功”能夠治療高血壓病,練功后,感覺良好,立即測血壓,但并沒有降低。

  二是迷失性。過量的內啡肽等物質易造成角色混亂,不能正確回答“我是誰?”的問題,如“法輪功”癡迷者一會說自己是常人,一會又說是“超常人”,難以自我定位。不練功就無精打采,一談“法輪功”就精神倍增,滔滔不絕,開口閉口談“經文”,完全按“經文”處事,喪失了自我。

  三是麻醉性。內源性內啡肽只能消除或緩解某些疾病,不能根治,易掩蓋病情而貽誤治療時機。如癡迷者于某某、王某某患多種老年疾病,長期練功而拒不看病吃藥,結果均患腦中風而癱瘓在床。

  四是錯亂性。某些人不斷追求內啡肽產生的欣快感,終日生活在想象中,脫離現實,最終導致精神分裂,“走火入魔”。信仰錯亂,如于某某一會說“法輪功”是氣功,練功是為了祛病健身;一會說是宗教,自己是信仰自由,不知所以然。思維錯亂,如李某某則干脆辭掉了正常工作,在家專心修煉,等待升天?;糜X幻視,如楊某某說“我高興就云開日出,陽光燦爛;我皺眉就烏云遮日,天昏地暗?!?

  五是自大性,對社會和家人的規(guī)勸置之不理,專心練功,認為自己一旦得到圓滿,就會“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”,肩負著挽救家人,拯救人類社會的“神圣使命”。

  六是突發(fā)性,長期過量的內啡肽能夠逐漸造成多種臟器的損害,出現突然的衰竭而死亡。

   五、擺脫精神控制的思考

  圍繞內啡肽成癮性這一核心問題,應加強醫(yī)學研究,幫助癡迷者擺脫精神控制。

  一是在理論上,心理研究和生理研究并舉。物質決定精神,精神反作用于物質。盡管生理變化與心理變化相互交織,相互影響,錯綜復雜。但透過現象看本質,生理因素是基本的,決定著心理變化;而心理變化是建立在生理因素基礎上的,心理暗示是心理對生理因素的反作用。當前,對法輪功練習者心理變化,心理分析的研究比較多,促進了教育轉化。但僅靠一方面還是不夠的,還應從人體生理角度出發(fā),更多地研究生理因素對心理變化的決定性作用,加強法輪功對人體生理影響的相關檢測,從生理機制上探索解決精神控制的問題,身心兼治,增加教育轉化工作的科學性,客觀性。

  二是在方法上,集中教育和科學方法并用。集中教育可以學法律,講科學,批“經文”,明道理,客觀上對癡迷者起到了脫離環(huán)境和戒斷功法的作用。這對未成癮或中毒不深的具有一定效果。因為,他們往往需要一定的動作配合,才能集中意念,進入練功境界;如果沒有動作的配合就難以集中意念,達到“入靜”的地步,難以促進內啡肽的合成與分泌。而法輪功癡迷者即使斷掉了功法,但其心理暗示仍可促進自身內啡肽的合成和分泌,因而較難見效,故應根據成癮的情況研究科學的方法。

  三是在形式上,生理戒毒與心理戒毒并重。戒煙、戒酒和戒毒與教育轉化即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。在本質上都是戒掉成癮性,但因其來源不同而在形式上又不一樣。因為,煙、酒和毒品是外源性的成癮,強制隔離就可以切斷成癮性物質進入體內的途徑。而“法輪功”成癮性是內源性,即使強制斷掉了功法練習,也難以阻礙體內自身合成和分泌。所以,首先要解決生理問題,借鑒戒煙、戒酒和戒毒的方法經驗,研發(fā)和使用替代品(如煙酒的替代品可增加外源性內啡肽并抑制內源性的合成和分泌,且不成癮),開展“脫敏療法”,讓身體逐漸適應正常水平,慢慢達到戒斷的目的。與此同時,積極實施心理戒毒,從戒毒的情況來看,患者對毒品心理上的渴望,往往超過生理上的承受程度,這就是“心癮”(心理成癮)。在它的作用下,既使生理上戒斷,心理上也很難隨之戒掉,很快又會復吸,這是戒毒成敗的關鍵。所以對法輪功癡迷者的“戒毒”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,應先“釜底抽薪”,再“熄火滅火”:認知療法,明白氣功——內源性內啡肽等——成癮性的原理,揭示其神秘性;集體療法,強制與自愿相結合,開展“集中治療”;家庭療法,在家人的幫助下,實現與邪教的長期隔離;醫(yī)學療法,在醫(yī)師的參與下,積極探索“針灸戒毒”,“激光戒毒”和“藥物戒毒”等療法,拓寬教育轉化工作的途徑。

   參考文獻:
  [1]《現代麻醉學》劉俊杰主編  北京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
  [2]《非藥物養(yǎng)生保健一本通》作者王計財中國紡織出版社
  [3]《健康直通車(經絡篇)》作者孫安迪 漓江出版社
  [4]《人腦使用手冊》作者金言中國畫報出版社
分享到:
責任編輯: